大陸新娘,雖然同文同種,但因為兩岸的經濟落差,要真正娶到稍微漂亮一點的大陸新娘,已經滿困難。
越南新娘,雖然年輕漂亮,但往往也僅限於臉蛋,通常身材方面並不怎麼樣,要娶到兼具顏值與身材的越南新娘,也要有很大的緣分。
而俄羅斯新娘,因為多民族的混血,使得不論臉蛋與身材,都可以說是上上之選,也就吸引了許多高所得的男性,到俄羅斯相親娶俄羅斯新娘。
而要娶俄羅斯新娘,當然要對俄羅斯的文化,有點基本的認識與瞭解,所以就來介紹一下「斯拉夫女人的送別」
「斯拉夫女人的送別」是蘇聯的軍歌,是西方各國的軍歌(英國的太輕鬆、法國太花巧、美國的老慢)都比不上的。尤其在今天美男美女纖柔美盛行的日子,蘇聯的軍歌是難得的異音。而且旋律華麗,冷戰時期,紅軍合唱團到英國交流表演,翌日英國的報紙就評論說︰「如果紅軍在每個國家的歌劇院發動進攻,那麼他們的攻勢是不可抵擋的。」說明這種華麗熱情的軍旅藝術有打動世界,乃至死敵(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英國之於老牌社會(共產)主義國家蘇聯)的能力。
這首歌的名字是Farewell of Slavianka (斯拉夫女人的送別) 。Slavianka是Slavian的陰性用法,指斯拉夫女人。全句的意思就是斯拉夫女人的送別。這是一首在俄羅斯人人都會的歌曲,而人人都會的原因在於它不可動搖的歷史地位。
1941年,德國發動巴巴羅薩行動入侵蘇聯(後來有證據顯示蘇聯一直在當時處於蘇德邊境的東波蘭大量屯兵,想先發制人侵略德國,誰不知德國早了一步)。德國運用最擅長閃電戰術突襲蘇聯,打得蘇聯措手不及。蘇聯空軍在第一天的戰鬥中幾乎損失殆盡,飛機因未能及時起飛迎擊入侵的德國飛機,在機場整齊排好被德國空軍全殲。軍營中的士兵完全無法組織有力抵抗,在德軍的閃電戰快速攻擊之下,一潰千里。蘇聯軍隊以師為單位被殲滅。德國人的最終目標只有一個︰蘇聯首都莫斯科。當時的蘇聯政府已經作兩手準備,一邊燒毀文件,一邊指揮抵抗。德國人勢如破竹,用了半年時間一下子攻到蘇聯首都莫斯科八十公里外的郊區,據說當時的德軍已經可以看到克里姆林宮的俄式洋蔥尖頂,蘇聯幾乎滅國。
當然,德國人最終也沒能成事。他們犯下了當年拿破侖的錯誤︰自大。希特拉以為在冬天前可以消滅蘇聯,因此並沒有著手準備士兵的冬季物資,坦克車的引擎沒有考慮冬天作戰的設計。當蘇聯每年零下五十度的冬天來臨時,穿著夏天衣物的德軍大批大批凍死餓死,坦克車中的燃油變成固體,無法開動。而蘇軍乘勢從遠東西伯利亞地區調來大批大批的士兵著手反攻,全民上前線。當時的蘇聯婦女都要送別自己的丈夫、兒子、兄弟,當中告別的場面成為了作者創作Farewell of Slavianka的素材。經過三年艱苦寸土戰鬥(雖然德國後期的軍力大減,但他們仍然是世界上一支勁旅),工程師絞盡腦汁設計新式武器,工廠工人日夜在烏拉爾山趕整武器。以犧牲男女老少二千萬人的生命為代價(今天俄羅斯的男女比例仍然不能平衡,女多男少,女孩子要為結婚煩惱),收復失地,最終反攻到德國境內首都柏林,滅了納粹。
熟悉蘇聯歷史的朋友也知道蘇聯在二次大戰前處於恐怖政治時代。萬惡的蘇聯老魔頭斯大林同志為鞏固自己的獨裁地位,在國內展開大清洗。屠殺無辜的蘇聯軍官,知識分子,平民百姓共七十萬人。人民活在恐怖之中(舉個例︰斯大林要控制莫斯科人口,有人去買東西在街上走被無故捉走,第二天就和變態殺人犯一起送到西伯利亞荒野流放)。那麼德國人的到來不就是解放了嗎?為何這些受害最慘的人還要如此頑強抵抗?
須知道納粹黨攻打蘇聯不是打著仁義之師的旗號來拯救蘇聯百姓。希特拉攻打蘇聯的目的是要搶奪蘇聯廣大的土地,趕走土地上的蘇聯人(但「趕走」是從未發生的,因為這不是最快捷的方法,沒有德國式效率),把土地分給專貴的日耳曼後裔︰純種德國人。若果政府被消滅,還如何抵抗?既然如此,蘇聯百姓當然要拼死抵抗,保家衛國,為自己的家人朋友,同胞兄弟。即使這個國家是由魔頭控制,但能保衛自己的家園,也是值得的。在危難的時候,什麼政治都要讓步,這是生死存亡的時刻!祖國、國家的概念已經在當時和政權等脫鉤,改和家人、朋友、民族、幸福、安寧連接。
因此今天的俄羅斯每年都會大肆紀念衛國戰爭勝利日(每年五月八日,德國投降日,英美法稱為V-E(Europe) day),參加過戰爭的紅軍男女老兵(當時蘇聯召集了許多女兵,他們有些是神槍手Sharpshooter, 有些是皇牌戰機機師,有些是坦克兵)們佩戴一身數十個勛章,坐在貴賓席上,一邊唱著這歌,一邊享受英雄的待遇和台下步操士兵的禮敬。這場可怕的戰爭中普通百姓的表現和功勞,說明了什麼是國家的意義。而他們才是國家的主人。